核心提示: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,主要因人們常喝冷飲,驟熱驟涼,極易刺激腸胃,加上夏季易滋生細菌,易引起腹瀉等各種腸胃不適。其實,這些腸胃小毛病,通過簡單的自我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。


一般選用拇指或中指,以指腹按壓穴位,以自覺稍痛為度。


小舒指油壓個人工作室~預約電話O966-224-23O小舒


按摩穴位


中脘穴: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,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,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。指壓時仰臥,放鬆肌肉,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,6秒鐘後將手離開,重複10次,能緩解胃部不適。在胃痛時採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。


天樞穴:此穴位於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。患者可平躺在床上,用中間3個手指下壓、按摩此處約兩分鐘。天樞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、噁心、胃脹、腹瀉、腹痛等。


足三裏: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、脛骨邊緣。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,重複10次,可促進胃酸分泌,使胃感到舒服,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。


捏脊


捏脊療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絡和穴位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、消化不良、厭食積滯等病症的孩子。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, 脊柱在背部的正中,是經絡中督脈所在,脊柱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,刺激其穴位,可以起到通經活絡、調和氣血、及時調整臟腑的作用。


飯後揉肚


飯後先散步,然後或臥或坐,用手輕輕按揉腹部,先將雙手搓熱,分別以左、右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,按揉上腹部,各做30次左右。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,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。


捏腿肚


小腿肚內側循行足太陰脾經,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,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。當然這只適用一般胃病,能緩解輕微的胃痛;嚴重胃病者,應去醫院診治。


以上這些方法,在調節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時,每日進行23次,堅持一周即可緩解胃脹、胃痛、消化不良的症狀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tershltje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